從宇宙俯視地球:一位科幻作家的可持續發展觀

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在线上与纽约联合国总部展开交流,这是联合国中文日当天的首场活动。

“大家可能都知道一張叫‘暗淡藍點’的照片,這可能是人類歷史上最重要也是最著名的照片之一。它是上世紀七十年代發射的旅行者一號宇宙探測器在九十年代初在距地球六十億公里的太空中拍攝的,初看上去,整張照片都是黑色的,很仔細地看才能發現這一片黑色中有一個小小的亮點……按照比例計算,這個暗淡的小點放在宇宙中,比地球大氣層中的一粒塵埃還要小得多。這個亮點就是地球。”

這是中國科幻作家劉慈欣在今年4月20日聯合國中文日舉行的“科幻文學與可持續未來”交流會上發表的開場白,他用形象的語言描繪出自己感悟人類發展與未來的科幻視角。

作為中國科幻文學界公認的一名領軍人物,劉慈欣無疑把這種“從宇宙俯視地球”的視角投射到不同的作品當中,包括2015年榮獲世界科幻協會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的《三體》,以及2019年以來被兩次成功搬上大銀幕並引發現象級討論的中篇作品《流浪地球》。

从外太空看地球上城市的夜景。

UnSplash/NASA 從外太空看地球上城市的夜景。

維持地球生態空間

透過這一視角,劉慈欣同樣真切地感受到現實世界的渺小。尤其對於文明的發展來說,“這樣一個小世界存在著天然的脆弱和不確定性”,進而極大地影響著人類可持續的未來。

劉慈欣強調,對發展的威脅可能就來自發展自身,人類社會全面達到現代化程度所需的資源將大大超出地球的供給水準;與此同時,地球處於不斷波動之中的生態圈也可能給人類社會帶來滅頂之災。這都迫使人類在當前必須全力關注地球的可持續發展

劉慈欣:目前可持續發展所依賴的基礎——環境保護、阻止全球氣候變化、對資源開採的節約和節制、基於環保的綠色生活方式等,其重要性是無須置疑的。在可以想見的未來,堅守並貫徹以上的理念,是人類文明得以延續的基本保證。

走出搖籃,走向太空

但從地球向外看,一條更為廣闊的發展之路又擺在了人類面前。劉慈欣說,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上和小行星帶中,從水到金屬、從有機物到核聚變燃料,人類生存與發展需要的資源應有盡有;按地球可以最終養活一千億人口計算,整個太陽系中的資源總量可以養活十萬個地球的人口。

因此,劉慈欣堅定地認為,從長遠的角度來看,人類必須走向太空去擴大自己的生存空間

劉慈欣:一個人只有走出搖籃才能實現可持續的成長,而人類文明作為一個整體,要想擁有真正的可持續的未來,也必須走出地球這個搖籃。否則的話,人類的未來就有可能像阿瑟·克拉克在科幻小說《2001:太空奧德賽》中描述的那樣:“在一片豐饒之中,他們慢慢餓死。

原子能机构和粮农组织实验室的种子于2022年11月被送上太空。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 原子能機構和糧農組織實驗室的種子於2022年11月被送上太空。

2023:現實與想像的差距

然而,不管是守衛地球家園,還是擁抱星辰大海,這兩個方向的可持續發展都是以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為基礎。對此,劉慈欣坦言,“人們面對的現實並不是很樂觀的。”

在他的描述中,科幻小說裏的2023年是這樣的:地球的同步軌道上運行著宏偉的太空城,月球像地球的近郊一樣繁榮;在火星上已經建成多處人類城市,生活著數以百萬的人;在小行星帶進行著大規模的礦業開採;在木衛一的冰封海洋上,在海王星軌道以外,都有人類開拓新世界的身影。

科技全面飛速進步的假像

他同時指出,在現實的2023年,唯一與科幻小說中對這個年份的想像相近的,是資訊技術的發展。在過去的三十年,資訊技術以遠超其他技術的速度躍進,資訊網絡已經滲透到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全面深刻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

不過,劉慈欣犀利地提出,“正是資訊技術的快速發展掩蓋了其他科技領域進步的緩慢,造成了科技全面飛速進步的一個假像。如果把科學發展產生的技術進步看成一棵大樹的話,那麼在今天,這棵樹上最容易夠到的果實都已經被摘完了。”

為此,他強調,“要得到一個真正可持續的未來,我們還需要更多的開拓精神和進取精神。”

劉慈欣:國際社會需要更長遠的發展規劃,需要對基礎研究和技術創新全力關注和投入。在這方面的很多事業,可能只有大範圍的國際合作才能完成,聯合國無疑能夠在這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

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研究广泛使用核技术。在照片中,一名实验室技术人员正在准备食品样本进行安全检测。

М. Gashpar/原子能機構 中國農業科學院的研究廣泛使用核技術。在照片中,一名實驗室技術人員正在準備食品樣本進行安全檢測。

基礎科學的投入與規劃

事實上,作為肩負促進科學使命的聯合國專門機構,教科文組織正在為此做出不懈努力。從2022年7月一直到今年7月,教科文組織攜手全球合作夥伴共同舉辦“基礎科學促進可持續發展國際年”活動,意在彰顯基礎科學對於實現可持續發展和提高全球人民生活品質的重要性。

此外,教科文組織193個會員國於2021年通過了《開放科學建議書》,為開放科學建立了統一的願景,以及共同的總體原則和價值觀。這將促進所有利益攸關方的積極參與,使科學資訊、科學數據和科學成果能夠被更廣泛地獲取和更可靠地使用。

在肯定聯合國所作的諸多努力的同時,劉慈欣重申,即便在短時間內看不到投入帶來的明顯效益,人們也不能忽視基礎科學研究在更長遠的未來解決問題的根本性作用。

從一個科幻作家的角度來說,他希望能看到在聯合國層面建立一個類似於安理會的強大機制,以進一步保障科學研究與太空開發的長遠規劃和執行

人工智慧發展的兩面性

劉慈欣的憂患意識同樣體現在對於當前趨勢的敏銳捕捉。他特別對近來引起廣泛關注的人工智慧發展做出了判斷:人工智慧開始有了取得突破的跡象,科幻小說中無數次描述過的21世紀強人工智能已經現出倪端

其實,早在這一波生成式人工智慧顯山露水之前,教科文組織在其2021年6月發佈的最新《科學報告》中就指出,全球有關人工智慧和機器人的研究發佈僅在2019年就達到近15萬篇,這一領域可以說碾壓了其他跨學科技術的研究產出。

在這種熱度的加持下,劉慈欣從辯證的角度預感到人工智慧對於人類近期未來的影響:一方面,人工智慧發展可以產生正面趨勢,通過代替一些人從事工作來提高人類的生活品質和幸福感;另一方面,這種替代性又可能給人類社會的運行帶來衝擊,尤其是當前趨勢似乎與以前的預測正好相反,人工智慧可能首先代替的是需要高智能和高教育水準的工作,如醫生、教師和股票經紀人等。

他還自嘲道,“這其中可能也包括我們作家,也可能被首先代替。

而從更深遠的程度來講,劉慈欣也擔心,構成人類社會的基礎會受到人工智慧的重大影響。他強調,“當人工智慧開始介入科學研究,介入到我們對自然和人類發展規律的認識之中”,人類的文化藝術、創造力以及對世界的認知都可能被重新定義。

“人類被消滅”?

那麼這會不會走到“消滅人類”的地步?劉慈欣也從兩個層次做出了思考。

首先,從字面上來理解“消滅”,就是人工智慧要用某種暴力從肉體上完全消滅人類或者去統治世界。劉慈欣認為,鑒於目前的技術發展水準和趨勢,這一點“在可以看到的未來可能性不是太大”;即便人工智慧會出現一些人預測的快速自我迭代,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我們人類的‘無能’反而成為我們一個最後的屏障”,因為人類所能提供的有限算力無法支撐人工智慧一直迭代下去。

而讓劉慈欣更為警醒的可能是第二種意義上的“消滅”。在他的想像中,如果人類社會適應了與人工智慧的共存,那麼大部分人將不再需要工作,從而越來越多地讓渡社會運作的權力,這可能會讓人類陷入前所未有的巨大陷阱:在科技的安樂窩裏面,人類文明的活力和開拓精神在哪里?

劉慈欣:如果這樣一直發展下去的話,那可能人類最後的命運就是“被人工智慧所消滅”。但這個“消滅”的過程完全是在我們的意願之內,而人工智慧自始至終沒有任何惡意,它只是照著人類的指示去行事。如果真的發生這樣的事,人工智慧所需要的智能程度以及計算能力遠遠小於前面所說的真正字面意義上的“消滅”。所以,這確實是一件我們應該對未來產生警覺的事情。

联合国表示,气候变化正在引发更多极端天气事件。

氣象組織/Boris Jordan 聯合國表示,氣候變化正在引發更多極端天氣事件。

危機應對:是分還是合?

熟悉劉慈欣作品的人都知道,危機正是他在敘事中常用的基本設定,全人類如何眾志成城來應對危機也是他重點刻畫的對象。這些情節不僅讓普通讀者深受觸動,更令秉持國際視野的外交官感悟良多。

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耿爽就認為,劉慈欣的科幻作品“體現出一種人類命運與共、和衷共濟的思想,也賦予了多邊國際合作崇高神聖的職責和使命”。

但劉慈欣很現實地看到,現在面對人類的種種挑戰,國際社會仍然有“許多的分裂和對抗”,這其中可能有很深厚的歷史原因,以及各方面的政治、經濟原因。

與此同時,這些挑戰與科幻小說中描寫的末日型危機無法比擬。劉慈欣解釋道,傳統的災難可能在局部地區發生,因此可以得到世界其他地區的救援;而末日型危機會讓整個世界處於毀滅的邊緣,外部的救援是根本不存在的。

他仍然相信,假設這種末日型危機出現,國際社會應該會團結起來,統一做出決定並調配資源

劉慈欣:國際社會的結構是與其所處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相匹配的。我們現在認為很困難的那種全面和大規模的國際合作、國際團結、共同面對危機的那種狀態在現實中當然會很困難,甚至是不太可能的。但是一旦整個人類社會面對科幻小說中的那種末日型危機的話,我認為人類還是會做出這種(共同應對危機的)選擇,這也是人類社會面對大自然作出自我調節的能力。

以上是《聯合國新聞》鄒合義發自紐約總部的報導。

香港科普科幻教育中心,推廣科學知識和科幻文化,促進科學教育的普及和發展。

One thought on “從宇宙俯視地球:一位科幻作家的可持續發展觀

  1. liuliu表示:

    值得一讀。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