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錦輝教授:參考內地經驗 科學課納入各階段基礎教育

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教授在《星島日報》撰文,就政府在小學開設科學科發表意見。他認為,政府應參考內地經驗,把科學與語文、數學同納入各階段的基礎教育,引入大學學者協助課程規劃及教材編撰,並孕育更多優秀的科學教師,同時配合以生動、靈活、實踐為主的教學形式,培育未來創科棟樑。

原文如下:

今年七月,筆者在立法會提出議員議案,建議政府優化創新科技教育,建立整全而具連貫性的創科課程框架、把創科元素融入各年級課程之中,為青少年打好基礎,以利日後投身由創科主導的未來社會。今年《施政報告》率先公佈在小學開設科學科,歡迎政府吸納筆者意見,期望政府在這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中小學基於探究實踐的科學教育體系,提升學生解難能力,發展學生科學素養。

設立創教中心輔助

為了配合科學科推展,政府會為每間資助小學提供35萬元[一筆過津貼],用於購置教學資源、提於設施設備、支援老專業發展等。但只有起始費用並足夠,科技日新月異.設備優化及購置所需教材等恒常用途,亦涉及不少開支,因此,政府亦應考慮每為科學科提供足夠資金,確保設備和教材不至落伍同時,小學科學科應配備實驗室管理員或助教,以協助老師準備科學活動所需的器材及協助學生進行探究實踐。

不過,除了向每間學校提供資助,由學校名自預備科學科教材以外,政府也可參考筆者議品議案提出的建議,就是在各個地區設立創科教育中心](創教中心),承擔支援同區學校科學教育的工作。創教中心的設置目的是補充學校的不足,提供一些需要較專門器材及專業導師指導的實踐活動,學生可到創教中心上課也可由中心提供課程到校教學服務,突破學校在場所、設施、師資、教學策略的局限。而政府可以把資源集中,也舒緩學校和教師在人手和資源方面的煩惱。其實,內地也有類似的做法。在浙江德清,中小學校統一設立[科技實踐日],將科學課堂搬到科技館,形成[一週一實踐]的課程計畫,毋須每間學校自行設置實踐場地和教材,更有效利用資源。

除了場地、設備和資源,小學開設科學科,還面對老師資歷的問題。香港小學自1996年起便把社會教育、自然科、健康教育三科合併為常識科,教育大學的小學教師學位課程亦只有常識科,目前很多小學未必有曾在大學修讀科學或科技學科學位的老師。未來可能有一段過渡時間,執教小學科學的老師並無科學或科技科目背景為應對這個情況,當局將會設立教師培訓基地,物件分別為小學科學教師和擬任科主任或級統籌,老師參加15小時或30小時培訓後可以獲得相應證書;另外,亦會在今個學年起,推出教學資源和網上學習平臺。然而,創新科技發展日新月異,除了安排老師參加15小時或30小時培訓以外,還需要持續進修,緊貼科學新知。當局既然設置教師培訓基地,可考慮每年為在職教師提供進修培訓,並把上述的培訓擴至包括助教。

安排老師參加培訓進修

此外培訓形式應該靈活及多樣化,尤其是要與大學連結。今年5月,國家教育部等十八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加強新時代中小學科學教育工作的意見》,明確建立社會協同支持機制,整合高校、科研院所、科技館等科學教育資源,全面、系統、持續推動中小學科學教育高品質發展。各省市採用不同形式的連結培育科學科教師,例如在湖北,由中科院院士為數百名科學教師授課;在重慶,邀請來自西藏、四川的中小學科學教師和大學教師一起通過課堂還原,交流意見。這些交流形式,非常值得參考。如政府吸納筆者意見設立創教中心,培訓和交流活動,亦可定期在各區創教中心舉行。

內地自十八大以來,努力加強中小學科學教育工作。科學教育被納入基礎教育各階段,成為與語文數學同等重要的基礎性課程;在課程和教材編寫,則引入院士等一流科學家參與,加強科教知識融合;同時亦加強師資建設。《施政報告》提出在小學新設科學科是一個良好的開始,但接下來應參考國家的經驗把科學與語文、數學同納入各階段的基礎教育、引入大學學者協助課程規劃及教材編撰,並孕育更多優秀的科學教師,同時配合以生動、靈活、實踐為主的教學形式,引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創意,培育[科技創新、強國有我]的未來創科悚梁。

立法會議員
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外務)
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副會長
黃錦輝教授